最新小说下载排行热门推荐合集小说后宫小说收藏本站    三联生活周刊 十年TXT (完结合集)下载地址列表,迅雷狗一狗小说下载!
当前位置:迅雷狗一狗小说 » 文学名著 » 中外名著 » 三联生活周刊 十年TXT (完结合集) » 下载地址列表/下载评论
共有0篇贴子 页次1/0  
2009-07-25 14:26:141 简介:三联生活周刊 十年TXT (完结合集)

第一部分:PART 1沈昌文:一场神经病(图)(1)

  沈昌文 1931年9月生于上海。从1945年3月~1951年3月,基本上是工读生涯。上学的同时,曾在金店、粮店习艺。1951年初在上海私立民治新闻专科学校采访系肄业后考入人民出版社(北京)工作。至1985年12月,在人民出版社任校对员,秘书,编辑,主任,副总编辑。1986年1月~1992年7月,任三联书店总经理兼《读书》杂志主编。后退居二线,1996年1月退休。    

  现在出版界盛说"品牌"。我辈有时也被好心的人士列入出版界能维护"品牌"的从业者行列。其实,像我这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的出版学徒,长期以来,何尝有过"品牌"观念。我们只知道听上面的话,不出上面不中意的书刊。你去自创一个什么东西叫"品牌",要是不合上面的意,岂不是自找麻烦,自讨没趣?    

  这种观念,我一直维持到20世纪末。上世纪80年代起编《读书》杂志,"品牌"说似乎稍稍有点露头。但愚鲁如我,直到这个世纪的最后十年光景,才开始想到:在那个叫做"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"的招牌下,是不是也该自己设计一点该做的事了。    

  1992年11月27日,鄙人虚度六十又一,已经不主持三联书店的工作了。这时觉得自己不妨"罗曼蒂克"一些,又仗着新领导的纵容,于是斗胆写了一个意见,报送各方。意见第一段谓:    

 


第一部分:PART 1沈昌文:一场神经病(2)

  "中国的著名出版社均有出版刊物的传统。一九四九年以前,商务、中华各有年出十大刊物之说。三联书店更是以刊物起家,无论本店图书出版之盛衰,几大刊物(尤其《生活》杂志)总是由店内主要负责人亲自主办和竭力维持,使之成为本店的一种"门面"和联系读者之手段。本店之三个名称("生活"、"读书"、"新知")即为三种杂志之名称,是为明证。据说,胡愈之(一九四九年后的出版总署署长,三联书店创办人之一)始终认为出版社应以办刊物为重点,而以未能在他生前实现为憾。一九七九年筹备恢复"三联"建制之际,先以恢复《读书》入手,迄今十三年,看来也是成功的。因是,无论从传统经验,还是从当前实践看,出版社办杂志都是必要的(有些国外经验也许更可说明此点)。"    

  写这段话,是读了不少文件特别是店史以后的心得。既有文件和店史支持,于是突然头脑更加发热,居然提出立即要办十个刊物。当时设计的十种是:    

  (1)《时代生活》(月刊)--用深入浅出的语言,对改革开放带来的种种新现象展开多角度、多侧面、多学科的报导和分析,侧重点放在促进新的生活方式健康成长之基点上。这实际上是《生活》杂志的现代版。如果主管机关允许重用《生活》刊名,则更佳。(2)《开放经济》(旬刊)--对外报导中国经济之发展,对内指导中国读者如何从事经济活动,即使人们懂得经济事务之重要以及操作、运行之道,又要防止人们成为单纯的"经济动物"。(3)《生活信箱》(半月刊)--供一般市民阅读的大众性刊物,继承《生活》杂志的优秀传统,用亲切的语言以通信形式为群众排除生活、心理上的种种疑难。(4)《读书快讯》(半月刊)--《读书》杂志之通俗版,着重在培养读者对书刊的爱好和兴趣。(5)《译文》(月刊)--适应开放改革之需要,译述国外政经学术文化之重要文章,让中国读者了解域外最新信息。(6)《东方杂志》(月刊)--如"商务"暂不拟举办,拟由本店接手,敦请陈原先生主编。如商务不拟让出此刊,则易名为《新知》杂志,性质仍为综合性的高级学术文化刊物。如果陈原先生俯允,还以他主编为好,因他原是"新知书店"旧人,有此因缘,较能贯彻"三联"传统。(7)《艺术家》(月刊)--介绍和鉴赏中国文物及艺术精品,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,提高国人生活品位。(8)少年刊物一种(内容及刊名待设计)。(9)艺术摄影刊物一种(内容及刊名待设计)。以上九种,加上三联书店原有的《读书》,合共十种。拟在2-3年内次第实现。"    

  这种设计,说实话,即使实现,也只是我的"遗嘱"。在我本人说,自己"下岗"在即,自然是一个刊物也做不了的。拿了这个设想,托人情,走门路,处处请托关说。结果不少人看了觉得是匪夷所思,简直是神经病。几次周折,到是年12月8日,才从神经病稍稍回到现实,把计划改为出版三种刊物:《现代生活》(月刊)、《经济生活》(半月刊)、《新潮生活》(周刊)。于是上报。又经周折,最后落实为一种,即《三联生活周刊》。在我作为高级秘书捉刀写成的申报办《三联生活周刊》的"办刊理由"是:"本刊为邹韬奋同志创办的声名卓著的《生活》杂志之现代版,以此向海内外表明:《生活》杂志一脉尚存,继续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"。光明正大,有道有理。这个计划总算批准。于是,到1995年1月,《三联生活周刊》出刊了。    

  要说明的是,三联书店早有恢复《生活》杂志的意愿。1980年至1981年,即已开过一些座谈会,还出版了《生活》半月刊试刊。    

  90年代末,在自己临近全面退休之前,大发了一场神经病。凑着好时光,因着三联书店新领导的敢于承担风险,总算因而让我们有了一个好杂志,让三联书店由此可以对外宣称:"《生活》杂志一脉尚存,继续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。"这话翻译成时髦的语言,无非是说:我们维护住了一块历史品牌。    

  现在,谈"品牌"不再是发神经病了,也许不要"品牌"反而成了神经病。时至今日,我经常想起管理学大师杜鲁克的主张:不去算旧账,赶紧往前看,去创造更多的机会。按时今的说法,就是创造更多的品牌。    

  这个期望落在时下在三联书店秉政的诸君子身上,特别是《三联生活周刊》身上了。


第一部分:PART 1董秀玉:期望时代大刊(图)(1)

  董秀玉 1956年考入人民出版社,任校对;1975年人民出版社编辑部,任编辑;1978年下半年参与《读书》筹备,1979年任《读书》编辑部副主任;1986年任三联书店副总经理、副总编;1987年底赴港,任香港三联书店总经理、总编辑;1993年任三联书店总经理、总编辑;2002年9月退休。    

  在《三联生活周刊》的创刊号上,我写过一则"编者手记":    

  "在韬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大日子里推出的这本《三联生活周刊》,是创刊,也是复刊。    

  "六十八年前韬奋先生创办并主持的《生活》周刊,与生活历史共鸣,积极反映了时代潮流和社会变迁,竭诚服务于千万读者,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,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我们是复刊。坚持这个方向,是我们的宗旨。    

  "今天,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的大时代中,这是我们的幸运。如何从老百姓最最平凡的生活故事中,折照出这个时代,反映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新课题,提供人们崭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资讯,当是我们最需努力的关键。韬奋同志从来主张,特殊时代需要提供特殊的精神粮食。这就需要创新,要前进。《三联生活周刊》的创刊,就是我们的再出发。    

  "在这历史的承传和时代的创新面前,我们惶惶然请益于师友,商讨于同志,希望作为一个共同的事业,一起来办成一份百姓自己的刊物。"    

  这基本反映了我们的办刊思想,是当时穷得叮叮当当、不知天高地厚的一群人的雄心壮志。    

  当时真是房无一间,地无一垅,账无余款。但我们分析市场,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,周刊形态已是发展的必需,而当时除了《瞭望》,并无其他现代性很强的文化性新闻性周刊;分析我们自已,我们有最佳的品牌优势,有老同志的支持,有当时社委会的一致意见,更有学术文化界朋友们的实际支援,在资金方面也有争取外援的可能;再则,从三联的发展战略说,这也是冲破三联困境的关键一大步。我们只能,也必须义无反顾地冲上去。    

  决心好下,但执行过程之艰难曲折却难以想像。创刊、坚守和正式转为周刊是三个关键时期。    

  创刊阶段,在钱钢带领下大腕云集,创意无穷。从1993年3月批准刊号,钱钢进入,到1994年3月迁入净土胡同前,在当时三联窝居的大磨坊楼上的平台房里,日夜灯火通明、热火朝天。制订规划、招聘记者、职业培训、"空转"试刊……,那真是一段最值得回忆的日子。    

  虽然这以后由于资金中断等种种原因造成第一次休刊,但这一年的工作明确了办刊思想、搭好了架构、锻炼了队伍、熟悉了出刊的各个环节,不少栏目不但十年来仍在沿用,连外刊都在借鉴。尤其在媒体中的影响力大大增强,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    

  从1994年5月到1995年8月,这是一个情况多变的守护期。这期间试过几位主编,换过两茬投资者。真正做了实际工作的是杨浪。他在最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,不讲代价地接下了重任,编了一期试刊、五期正式出版的周刊,最后亦终因资金问题而休刊。    

  三联书店的文化精神从来是开放的、包容的,也坚持用人必须不疑,刊物必须是主编负责制。在方针确定以后,总编只管提供平台,解决困难,协调关系和终审稿件。主编应该有最大的自主空间。也因此,我们才有这样的幸运,能聚集那么多的师友、同志来和我们一起创编这份刊物。但我也犯了一个大错:从一开始就主观地想请两个主编合作,一个新闻专长,为主编;一个文化专长,为副主编。结果组合了几次都完全失败,也伤害了个别主编,如朱正琳,我一直深感内疚。    

  分出经营的这一块,与社会资金合作。生活周刊应该是做得相当早的。当时一方面自己没钱,同时也想尝试用广告来养刊物。我在香港时就调查了很多刊物,都是这种模式,我以为这是值得尝试、对周刊一定会行之有效的。前提是广告一定不能制衡我的内容。编一本三联自己的周刊,是我的基本点,这一点,丝毫也不可动摇。    

  经营模式的改变,资金结构的变化,必然带来功能结构和人才结构的变化,在原则的基础上我们为自己争得了一点自由,这对周刊的持续发展十分重要。    

  当然,投资方的情况也很不一样。第一任投资方因政策原因撤走,颗粒无收,我觉得十分抱歉。第二任投资方撤走则是因观念不合,在内容上我们不肯让其干预。第三任则是他们本身的资金出了问题。而每一次的问题又都牵涉到编辑队伍的稳定,因此这条路真是走得十分艰难。杨浪走后几个月,一次在机场遇见,他过来招呼,说:"前几天我妈还在问:你们老董还在坚持着哪?!"我们大笑。    

  可是过后想想,心里也有点不好受。为办这个周刊,我们头上顶着雷子,因为社会资本参与经营的政策还不清晰;资本未有回报,心里也觉歉然;平台不够稳定,更有负主编和年轻的编辑记者;在社里,由于周刊是体制外的经营方式,工资待遇等与社内不同,也必须向员工解释、做好工作;对社委会,为了不混淆两种体制的经济关系,也为了节省每一分钱花在周刊建设上,不但我自己,而且连社里,都不许花周刊的一分钱。所以当时就有人问我:既然各方面都没好处,你还干什么?我苦笑,可是心里总存着期许:或许再咬咬牙,过了这道坎,前面就是曙光!也有朋友笑我还做着印钞机的梦,我告诉他们:"是的,好的周刊就应当是印钞机。"


第一部分:PART 1董秀玉:期望时代大刊(2)

  三联品牌对一些有着文化情结的投资方还是有影响力的。第四任投资方在1995年8月后开始进入。为此,我十分紧张,再三再四地讲困难、讲问题、讲风险,当然也讲我们的原则。希望他们能想清楚再进入,决心进入就需相对稳定。周刊再也不能折腾了。    

  作为第三任事实上的主编(真正编了杂志的),朱伟受命于危难之中。朱伟的进入,使周刊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新时期。这个阶段,朱伟、方向明、潘振平三位都功不可没。    

  朱伟面对的状况十分复杂,既有前任打下的良好基础,又有这两年多风风雨雨造成的诸多问题和媒体的种种猜疑。这比接手一个新杂志要困难得多。但朱伟做到了,不但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,将刊物持续出版,而且在几个重要关头,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,都能将刊物按时出版,并获得很大的好评,1999年即开始赢利。尤其在将双周刊转为周刊的过程中,竟也是从容过渡,第一年几乎就能打平,其编刊创意与经营方面的学习能力俱佳,实在是十分难得。    

  方向明是前任的经济主笔,早就是"中青报"《经济蓝讯》的大牌记者和主编,写的企业报道扎实、深入,经济分析中肯、透彻,又极有故事。是中国企业经济报道中最佳、最犀利的一支笔。在朱伟重组队伍的过程中,我了解朱伟最为陌生的是经济这一块,我们都十分希望方向明能留下来。虽然当时他还有更好的去处,虽然留下来前途难测,但是他毅然同意留下协助朱伟把刊物搞起来,不讲价钱也不提条件,十分仗义。《三联生活周刊》前几年最好的封面文章大多是经济的,方向明对《三联生活周刊》的成功发展起了绝对重要的作用。    

  为了确保周刊的运作和发展,当时社委会也下了大决心,派潘振平去担任周刊副总编,专门负责周刊日常工作。潘振平是三联最优秀的编审,又是个包容性很强、很大气的人,观察处理问题思路清晰,能把握关键。对当时重建中的周刊的方向把握、选题创意、关系协调和经营管理等等,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。潘振平是低调的,他从不诉苦告状上交矛盾,他是周刊的凝聚力的保证。    

  最后的关键是2001年周刊的转型。双周刊转周刊绝对不仅仅是时间的压缩,它是一个新刊。从资金投入到定位到运作等等都会有相当大的变化。从主观上讲,最好再推后一两年转,会较为稳当;但从市场看,必须马上转,否则就要失去先机。可是投资方首先反对,由于资金困难,决定不投资做周刊。其次,内部反对声也不低,因为1999年、2000年好不容易已经赢利,转周刊后又要亏上两年。好心人还提醒我:"你马上要退休,转周刊的话账面上又是亏损,不好看。"这确是事实,但为了周刊的长远利益,真是顾不得了。遂决定引进第五任投资方的资金转周刊,做最后一搏。这一搏与前不同,心里已开始有底,广告在不断增长,广告商对周刊已颇有信心。    

  由于前任投资方的合约还有半年,便商定先以借款方式进入,一千多万的借款一方面支持转型周刊,同时也准备偿还前任投资方的投资款(我心里一直惦着我们困难时他们给予的帮助,现在他们有难,我们也不能袖手。因此借款中包含了这一部分,但后因对方索价过高,难以同意,演成官司。在这里不赘)。准备等合约期满,再做正式合作方案。    

  实际上朱伟把转型工作做得很好,只第一年略有亏损,而转成周刊后的广告量却大增。我退休前虽然周刊账面上还有少许亏损,实际手上三年的广告合约已达数千万元。为了周刊的长远发展,下决心2001年转周刊的这一搏是绝对值得、绝对应该的。    

  现在三联杂志(尤其周刊)的利润已经大大超过图书,但我们的工作实际上才开始了一小步。我们期刊群的计划尚未完成,周刊作为一个时代大刊还有相当的差距,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。    

  周刊的十年,我们历经了众所周知的艰难曲折,没有对文化的坚守和执着,没有对事业的理想和热情,没有全体同事的团结和努力,没有朋友们的爱护和支持,我相信,就一定不会有今天的《三联生活周刊》。我们真应该向每一位支持过、帮助过我们的朋友、同事和读者们衷心地说一声"谢谢",衷心感谢为周刊做出贡献的每一位。    

  周刊的十年,又将是我们发展中的一个新起点。从现在开始,十年的成绩和优势已成过去,我们必须看到自己的问题和差距,明确今后的目标和策略,向着新的未来,向着更高的理想,为了办出一个真正的时代大刊,做出最大的努力。    

  我衷心祝愿!


第一部分:PART 1钱钢:德国记忆(图)(1)

  钱钢 现为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,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中国传媒研究计划主任。1979年起开始职业新闻工作,曾任《解放军报》记者部负责人,参与创办《中国减灾报》(任执行编委)、《三联生活周刊》(任执行主编)。曾任中央电视台“新闻调查”栏目总策划(1996~1998),《南方周末》报常务副主编(1998~2001)。作品有《唐山大地震》、《海葬》、《留美幼童》(与胡劲草合作)。    

  1993年秋天,潘振平、宁成春和我作为"三联"的考察者参加法兰克福书展,在德国生活了近一个月。这是我操作新闻周刊的"蒙学课"之一,若干情景,恍然如昨。    

  封面故事:俄罗斯危机    

  有两名警察在莫斯科街头被杀。    

  我在刚刚入住的宾馆看电视,时差的原因,过了午夜仍未入睡。已经是10月3日了,是个星期六。俄罗斯发生了总统与议长的激烈争议,CNN一直在直播莫斯科街头的骚乱。我看见了莫斯科电视台前聚集着对峙双方的支持者,大规模冲突一触即发。布置三联书店的展台回来,晚上21∶52,我看到了开枪。    

  10月4日晨,我边看电视边记日记:    

  现在是巴黎时间5∶50,莫斯科时间7∶50,天已放明,大批坦克进城,卡车,燃烧的黑烟。坦克已经布置在白宫前,有零星枪声。一个足球场。7∶52,路边停满卡车,有面包车开过。楼房沐浴着金色的霞光。坦克撞开了足球场边的铁网。    

  当天晚上,我从电视里看见俄白宫大火。副总统鲁茨科伊、议长哈斯布拉托夫被押上汽车。电视镜头重放坦克炮击白宫。据称白宫内死500人。美国总统克林顿表示支持叶利钦渡过危机。    

  10月7日,我在书展买到刚刚出版的德国周刊《明星》(《STERN》),封面故事为《叶利钦的苦胜》,报导了前一天方结束的莫斯科危机,封面图片是愤怒挥拳的叶利钦和炮火硝烟里的俄罗斯国旗。报道中最新的内容(文字、图片)是10月6日也就是一天前的。    

  我立刻想到我们的《三联生活周刊》。那时我们常常问,如果周四某地发生特大爆炸,我们周六上摊的刊物可能把这一新闻做封面吗?那时封面做图很难很慢,杂志印出后还要留足"焗"干的时间。捧着《明星》,我叹服那种做新闻的状态。    

  无意中进了贝塔斯曼    

  我们去汉堡访问《明星》周刊。《明星》当年曾因刊登了伪造的《希特勒日记》而对全世界现丑。不过在1993年的德国,它仍然是和《明镜》齐名的新闻周刊。    

  《明星》的办公地点,在一幢舰船式的建筑物内。我们和总编辑交谈,观看组版编辑的工作,参观资料库,还在职员餐厅美美享用了一顿午餐。    

  他们的图片库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。他们既有满架的图片,分类细致;更有电脑管理的图片档案。而后者在当时还是很时髦的。他们轻易地调出"北京"、"邓小平"等分类的摄影作品,不时把我的念头拉回到我梦寐以求的"生活周刊资料室"。    

  我们被领到放置历史资料的屋子,那里有创刊之初的老杂志。《明星》的总编辑告诉我们,"二战"后,汉堡由英军占领。1948年,英军占领军司令发布一个通告,称谁愿意创办一份鼓吹民主的杂志,他就会批准出版。结果有一个年轻人说,我愿意。那人于是当了《明星》的总编辑,一口气干了40年,在我们去德国的不久前才退休。    

  从一个深深的大抽屉里,现任总编辑抽出《明星》创刊号。非常的薄,纸张很黄(不知当年就这么黄还是变了色),没有彩色,封面用了一幅木刻。他又抽出几期,说那时的杂志上有许多黄色的内容,随着读者日众,严肃的内容也渐次增多。    

  1993年的《明星》周刊,已经是一份有200多页的大刊物。无数期刊物的封面,被制作成小图,密密麻麻地布满总编辑办公桌背后的大墙,真是壮观。老总编辑已经退隐乡间,在那里,他办了一个小博物馆。    

  《明星》的图片非常棒。我们在德国的日子里,他们有一期刊物的封面故事是关于中国的--《一个孩子变成了神》。封面金碧辉煌,是孩子的头像。说的是一个8岁的小活佛(即17世噶玛巴)的故事。他们使用了大量图片,据说曾派出一支摄影队在西藏采访拍摄多日。记得有一张照片,是小活佛在玩遥控汽车。    

  在《明星》杂志同一座楼里,我们还看见另外一份图片精美的杂志《GEO》,即德国《国家地理杂志》。我们背着一堆精美的杂志和其他资料回到北京,仔细"判读",才发现了那个了不得的名字:贝塔斯曼。原来那座舰船式建筑,竟是贝塔斯曼的汉堡总部,那里有许多杂志,有出版社,还有电视台。出访前的案头做得还是不够,我们一心想着周刊周刊周刊,无意中进了一趟传媒帝国。
大小:86.0 KB  今日下载:353 次  发布用户:admin
共有0篇贴子 页次1/0  
发表回复: 
内容: 
验证码:  点击刷新验证码 看不清?点击图片刷新!
  部分狗一狗反映找不到下载地址,下载地址列表在左边!
广告链接